(资料图)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为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坚持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扎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市多项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宜州区)获评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南丹县获评第一批“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2023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获第二批“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授牌。在广西所有设区市中,该市少数民族自治县获食品安全示范称号数量排名首位,打造出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市县的区域典范。
统筹推进 全面铺开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工作
河池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的高规格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落细《河池市创建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工作方案》,启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创”。同时,在全市聘请2170名食品安全协管员,27638名村屯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通过“食品安全唠嗑社区宣传”“县长带队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送上门”等方式,开展治理食品安全专项宣传,推进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五进”(进社区、进会销、进商超、进乡村、进网络)活动844场次,普及宣传教育群众122.5万余人,形成了11个县区全民全域全程创建工作“一盘棋”整体推动格局。
重拳出击 强化食品安全整治综合治理
围绕食品安全重点、难点,河池市持续加强食品安全专项行动,筑牢各环节安全防线。开展“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检查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3140家次,定量检测11个重点品种775批次,食品监督抽检4153批次;开展2022年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行动,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5075户,实现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检查全覆盖,发现风险隐患问题867个,查办案件569件;统筹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推动全市18414企业主体实现全覆盖包保,促进全市食品行业持续向好;持续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常态化应用,有效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检查餐饮单位1743家,发现餐饮浪费问题53个,责令改正46家,立案查处45起。
此外,该市在广西率先成立由公、检、法、司、市场监管等16个部门组成的市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联查联办,专攻专破,大力实施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动,净化食品安全市场秩序。2022年以来,累计办结食品安全违法案件3279件,罚没款458.5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立案122件,抓获制假售假犯罪团伙53人。该市破获的“4·25‘还魂丹’”“‘养生祛风丸’假药案”等全国影响力典型案件,货值均达1000万元以上。
科技赋能 食品安全智慧监管长足发展
河池市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建成智慧市场信息化平台,全市1619家企业已接入该平台,实现“阳光餐饮”。该市加快推进全市食品安全追溯与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全市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分别达到82.86%和100%;辖区内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备案率100%,封签化配送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覆盖率40%;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入网审查、信息公示和抽查监测。该市将全市320家冷链食品企业纳入“八桂集中仓”追溯平台进行溯源管理,340家生产经营主体和757家企业分别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平台监管,指导278家兽药经营企业安装国家兽药追溯信息化管理软件,实行兽药二维码追溯动态监管,让市场监管工作更加智慧。
打响品牌 长寿食品产业品质持续提升
通过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服务、高质量认证、高标准监管等“四高”举措,河池市积极服务打造“长寿巴马”“罗城山泉”“环江好水”等系列公共区域品牌。通过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提升大健康产品品牌品质、实施追溯管理等措施,加强长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推进环江香猪、巴马香猪,南丹富硒大米、丹泉、天龙泉、九千万等区域食品品牌效应。目前,河池市获“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产品数达272个,“三品一标”基地面积达430万亩,13家企业22个农产品获“圳品”认证,占全自治区40%,数量排广西第一;该市将218家巴马大健康及饮用水产业企业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管理,全市54家包装饮用水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4张、绿色食品认证证书14张、香港正印证书12张。2022年,全市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67.94亿元,包装饮用水及其关联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孔国俊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