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7日,是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的日子。我把与《七七报》的缘分回顾如下。
我是湖北省京山市下洋港镇人,已86岁了,是高级记者。那是1943年春节,我只有六岁,随父亲到姑婆家拜年。出下洋港镇西北行,约七八公里,到牛娃山南边的邓家院子,我和父亲住在姑婆家。
姑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长得清瘦,戴一顶黑花布帽御寒。她在我父亲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话,我未听到。当我们进堂屋时,里面出来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姑婆介绍说,这是刘同志。刘同志也笑着同我父亲打招呼。这位刘同志白面书生,个不高,清瘦,讲话慢条斯理。在姑婆家两天,刘同志同父亲谈得很多。我只是同比我小一岁的三元弟,在屋里屋外玩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二天,我和父亲要离开姑婆家时,刘同志把一张印有字的大纸(当时不认识报纸)叠好后送给我。我把它装进长衫的大口袋里。当我们离开姑婆家,走到一条水沟边时,突然想到刘同志给我的大纸,便从口袋中掏出给父亲。父亲打开纸看了上面油印的字以后,问我:“这是从哪里拿的?”我说:“是刘同志给我的。”父亲说:“这叫报纸。这张报纸不能带回下洋港。”
父亲当时没有说不能把报纸带进下洋港的原因。抗日胜利后,父亲才对我说,住在姑婆家的刘同志,叫刘生,是新四军的工作同志。那张报纸,是新四军办的《七七报》,是宣传抗日的。如果把报纸带回下洋港,被日伪军发现了,要惹麻烦的。这时我才明白,在日伪军占领的下洋港北面几十里的山区,就是新四军的活动区域。
后来,我看了京山县一些文史资料,才知道1941年新四军第五师成立后,就在大洪山、大别山、豫鄂边区一带打游击战。李先念是第五师的司令员兼政委,陈少敏(我们当时叫她陈大脚)是副政委。这支游击队,在抗日的五年中,由一万五千多人,发展到五万多人。党中央称赞他们是“发展工作第一,独立作战第一”。这支队伍成为华中根据地“抗日的中坚,民族的脊梁”。
《七七报》,是1939年7月7日在京山县养马畈创刊的。是陈少敏起的报名,陶铸题写的报头。开始是四开二版,油印,每期印几百份。住姑婆家的刘生是新四军五师搞宣传工作的。他1943年春节给我的那张《七七报》,就是油印的报纸,内容是抗日的。李先念说,《七七报》,“是边区的政治大炮”。
说起这张《七七报》,我还与办《七七报》的李野同志成为了中宣部新闻局的同事。那是1985年的事。当时李野同志65岁左右,已退休好几年,返聘在新闻局工作。原来我不知道她的经历。1987年我到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参观时,不光看到了油印四开的《七七报》原件,还看到一张办报人的放大照片。在一个山坡上,三位办报人提着办报工具在行进。其中一位二十来岁的女同志,身穿新四军的棉军装,从脸型看,很像李野同志。我回中宣部后同李野同志交谈,她说,她在京山办过《七七报》,那是办报人员转移的一张照片,当时他们报社人员都穿新四军的军服。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太幸运了!1943年我6岁时,我在姑婆家遇到刘生同志,他给了我一张《七七报》;1985年,即42年后,在中宣部新闻局,我同办《七七报》的李野同志成为了同事;1987年,我在盐城看到了《七七报》的原件,还看到44年前办报人李野同志年轻时的照片。我真是与《七七报》有缘分!
我们怀念、崇敬为抗日宣传工作作出过贡献的老同志。是他们为抗日的“政治大炮”装填、射出了一发发“炮弹”,唤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激情,激励了中国人民 瓦解日伪军的斗志。我们要继承他们的爱国精神、顽强斗志、艰苦作风,为中国的复兴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阮观荣)